Please ensure Javascript is enabled for purposes of website accessibility

考古学家公布阿拉伯半岛西北部新石器时代长期占居遗址的首份详细描述。

发布日期

26 July 2024

标签

News

沙特阿拉伯埃尔奥拉,2024年7月9日:沙特西北部埃尔奥拉县开展的突破性考古研究,首次完整描述并分析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一种长期居住建筑类型。


研究表明,公元前第六至第五千纪期间,该地区居民的定居程度远超此前认知。他们拥有多元文化物质组合:既从事畜牧业,也制作珠宝,并通过一条横跨黎凡特、延伸至约旦东部和红海的文化走廊开展贸易。


7月2日发表于同行评审期刊《黎凡特》的研究报告中,悉尼大学考古学家简·麦克马洪领衔的团队描述了被称为"立石圈"建筑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种直径4-8米的独特居所采用双排直立石板围成环形,石板间隙可能曾插入木柱(或为金合欢木)用于支撑屋顶,中央另设石板固定主梁。尽管研究人员强调需进一步研究,但现场发现的工具和动物遗存暗示屋顶可能采用兽皮覆盖。


团队在埃尔奥拉县玄武岩覆盖的哈拉特·乌韦里德火山高原共研究了431处立石圈遗迹,其中52处完成测绘,11处进行发掘。


简·麦克马洪表示:"这项研究修正了关于阿拉伯西北早期居民生活方式的固有认知。他们不只是勉强维生的游牧民族,而是拥有特色建筑、大量家畜,以及工艺多样得惊人的珠宝工具。从立石圈的数量和规模判断,其人口密度也远超先前估计。"


RCU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主任丽贝卡·富特指出:"RCU赞助的世界级考古研究计划正深化我们对新石器居民的理解。早期研究揭示其仪式性狩猎采集行为,新发现则勾勒出日常生活图景。目前12个在研项目与9个已完成项目,将助力我们打造考古研究与保护全球中心,进一步探索阿拉伯西北丰厚的文化景观。"


动物遗存分析显示混合经济形态:以山羊、绵羊等家畜为主,羚羊、禽类等野生动物为辅。这种畜牧主导的生计模式使居民能灵活应对环境与资源波动。


箭镞类型与约旦东南部出土物高度相似,为两地人群交流提供了最直接证据,具体互动方式尚待研究。


微型器物则揭示区域互联性:单孔穿孔的腹足类与双壳贝类饰品,其属种与120公里外的红海物种匹配,暗示新石器时代沿海联系。其他发现包括砂岩/石灰岩手环、吊坠及赭红砂岩"彩笔"等。


研究人员总结道:"埃尔奥拉新石器文化既具连通性又保持独特性,这一特征正逐渐明晰。"研究合著者包括提供民族志视角的本地社区成员优素福·巴拉维,沙特国王大学与哈伊勒大学学生亦参与协助。